我一个人思念《我们仨》| 化院青年读书会本周读书
《我们仨》是杨绛所著散文集,于2003年7月首度出版。
作品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、相守相助、相聚相失的经历。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,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、丈夫钱钟书,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、爱与痛的日子。
作品共分为三部分。第一部分为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,以"钟书大概是记着'我'的埋怨,叫'我'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"拉开全文序幕。第二部分,杨绛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"万里长梦",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,回忆了女儿钱瑗、丈夫钱钟书先后离去的过程。第三部分杨绛采用回忆录的写法,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,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,并在牛津喜得爱女,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,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。
天上人间,阴阳殊途,却难断挚情。杨绛先生独伴青灯,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。她的文字含蓄节制,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,令读者无不动容。生命的意义,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,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,家的意义也在先生的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。
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,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、点点滴滴,结成这本回忆录《我们仨》。
今天让我们用读书的方式来纪念和欣赏这位世纪老人的风骨!
读书通知
读书时间:
2018年5月30日晚18点
读书地点:
蓝色畅想新概念书城(潍坊滨海新区文昌湖畔筑梦广场)
读书安排:
化院青年读书会携手蓝色畅想新概念书城举行第十九次读书活动,品读杨绛先生所著《我们仨》,了解一位世纪老人的单纯温馨、相守相助、相聚相失的人生经历。
讲书人,赵老师,化院青年读书会发起人,山东化工职业学院英语教师。
欢迎各位参加本周的读书活动!
